6月26日,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在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举行。此次比赛由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主办,米兰(中国)海外合作设立的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孔院、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联合承办,湖北省政府、黄山市政府、蔚来集团给予支持和赞助。
大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孔院师生和汉语爱好者远程观看了比赛。中国驻德国大使夫人郭金秋参赞、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市长亚历山大·巴德罗、黄山市市长孙勇、米兰(中国)校长吴春梅、蔚来汽车集团副总裁张晖等分别致辞。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刘立新博士对此次比赛做了总结。
郭金秋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疫情给国际交流带来限制,但没有阻隔中德青少年的友谊,“汉语桥”比赛一如既往发挥着连接世界、延续友谊的作用。她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对汉语的热爱,让梦想乘着语言和文化的翅膀飞翔,期待各位选手能早日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交流,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德国青少年加入中德语言文化交流的大家庭,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郭金秋参赞致辞
亚历山大·巴德罗在视频致辞中说,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成立5年来,始终致力推广中国语言文化,成效显著。“汉语桥”比赛不仅激励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努力学习中文,而且为德中两国文化交流搭建了友谊之桥。
亚历山大·巴德罗市长致辞
黄山与施特拉尔松德是友好城市,孙勇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汉语桥”德国赛区决赛在施特拉尔松德市举办,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盛会,相信通过此次比赛,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国青年爱上中文、爱上中国。诚挚邀请更多的德国朋友,多到黄山走一走、看一看,共同感受大美黄山的魅力、领略徽州文化的风采,增进相互友谊、畅享美好未来!
孙勇市长致辞
吴春梅在致辞中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文架起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米兰(中国)在德国设立孔子学院,并承办此次“汉语桥”比赛德国赛区决赛,祝愿各位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让“汉语桥”成为中德两国人民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吴春梅校长致辞
今年比赛主题为“追梦中文,不负韶华”,比赛采取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主题演讲、知识问答和才艺测试三个环节,经过初赛遴选,全德孔院推荐的11名学生进入决赛。比赛当日,云端参赛的选手们以精彩的演讲、答题和互动展现了良好的语言功底、才艺水平以及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受到观众好评。在四个多小时的角逐后,施特拉松孔院推荐的谢明获得一等奖,鲁尔孔院推荐的马洁菲和韩皓轩获得二等奖。马洁菲被评为“最佳人气选手”,张云刚被评为“最佳指导教师”。本届比赛冠军将代表德国参加“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决赛。
本届比赛评委在施特拉尔松德孔院现场
为筹办此次比赛,施特拉尔松德孔院半年前就做好了方案预设,成立了“汉语桥”筹备工作小组,在和汉诺威莱布尼茨孔院的合作过程中,双方每周定时召开一次线上会议,“汉语桥”工作小组成员们相互沟通,讨论大赛的筹备进程及遇到的问题等。在硬件设备上,施特拉尔松德孔院耗资购置了众多直播设备,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反复进行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确保在比赛直播当天万无一失。在当地防疫规定允许的前提下,邀请了大赛的评委来到施特拉尔松德孔院,进行现场评分和沟通,确保比赛成果的公平公正公开。
刘立新公参做本次比赛总结
本次比赛中,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推荐了两名学生参赛,谢明和桑雅均来自施特拉尔松德汉莎文理中学。该中学的汉语课程由孔院教师承担,为准备比赛,孔院教师放弃周末和休息时间,指导两位选手从演讲、才艺表演、知识问答等环节进行了反复打磨和操练。两位来自汉莎文理中学的学生也非常勤奋,在期末考期间依旧加班加点地练习。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训练后,比赛当天,两位选手不负众望,谢明获得了“汉语桥”德国赛区冠军,桑雅获得了三等奖,以骄人的成绩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比赛现场画面
得知比赛结果后,获得冠军的谢明第一时间来到孔院,手捧鲜花献给指导老师,表达他对指导老师的感激之情。谢明难掩激动之情,他说道:“没有您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学生的肯定是老师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老师们表示将继续努力,带领孩子们追梦中文,不负韶华。
在施特拉尔松德孔院拍摄的全体评委和工作人员合影
2015年10月30日,在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的见证下,中德双方签署了建立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的协议,2016年8月30日德国总理亲自为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揭牌,迄今该孔子学院建院已有5周年。
(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