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改进党的作风的有力武器。运用好这一武器,首先需要在思想上对其形成正确认识。
这些年,很多地方和部门注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促进了党的建设。但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走过场、庸俗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避上就下”,明知上级某方面有错,却不敢批评、不提意见,捧着、护着、掩着,把矛盾和问题转移到下级和基层;“避里就表”,仅停留在肤浅层次上,不触及思想、不触及灵魂、不触及痛处;“避近就远”,只讲过去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缺点和错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避实就虚”,用“有的人”、“个别人”代替真实姓名,或只谈现象而不涉及具体问题;“避重就轻”,蜻蜓点水、遮遮掩掩,讲一些无关痛痒的原则话、套话;等等。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一些人对批评(自我批评也是批评的一种)没有正确认识,从而不愿意进行批评、不乐于接受批评。那么,应如何认识批评呢?
批评是一种责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对党、对人民、对同志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党性、是觉悟、是态度。对待批评应有感激之心。常言道,爱之深,责之切。别人当面批评你,说明他看重你、在乎你,愿意帮助你成长。因而,对那些批评自己的人,我们应当心存感激。对待批评应有宽容的心。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不能自以为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不允许别人批评,把别人的批评当作是对自己的打击。即使批评有偏差,也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
批评是一种帮助。批评是对别人的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会有缺点,但许多问题自己意识不到,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有人及时指出,就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批评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应以激励为主、批评为辅。但当一个人存在缺点和错误时,只有开展严肃的批评,才能起到振聋发聩、促人猛醒的作用,才能帮助他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
批评是一种管理。美国著名企业家和管理学大师卡耐基认为,批评是调整人的行为的常用手段,也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一观点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党历来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要求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贯穿活动全过程,体现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坚持领导带头,充分说明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员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批评是一种监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多、考验多,要确保正确行使权力,就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当党员干部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如果有人能及时给他“拉拉袖子”提个醒,就能将这些问题制止在萌芽状态。而批评就是很好的监督和提醒。
批评是一种素养。是否敢于开展批评、是否乐于接受批评,检验一个人的胸襟和素养。去除私心杂念,批评就不难。对批评者而言,少了私心杂念,就不怕得罪人,敢于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对被批评者而言,少了私心杂念,就会闻过则喜,听得进不同意见,容得下尖锐批评。(向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