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视域下新媒体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 2020-03-10 浏览次数: 488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天津市已进入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无数中华儿女逆行救援,都表明了防疫阻击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虽无法做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但可以利用线上渠道悄然成为一名“与时间赛跑的守护人”,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每天的信息统计,与学生的见屏如面,让新媒体工作成为了我们的主要工作阵地,我们利用微服务有效加快信息统计的实时性,使用新媒体平台发声强化疫情面前的思政教育,畅通联络网让每个学生与老师心连心。面对疫情,新媒体技术从减轻辅导员压力,让信息代替人力跑在路上,到线下不见面,线上同聚集,在我们不经意间已完成从辅助辅导员工作到辅导员主要工作方式的转变。

1

搭建微应用服务,筑牢疫情数据统计工作。微服务的启用大大减轻了学生和辅导员每日填写和统计工作,短短半天,全面摸排全校13 个学院25325 名学生关于武汉籍和湖北籍学生返乡情况、其他重点地区回乡出入情况。每日填报的健康检测报告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相比于以往的邮件电话统计,健康监测APP一分钟可收集最大填写量约达千余名学生,半个小时内能够统计全校学生的身体状况,这就是微应用展现出的信息传递快、形式多、反应及时的优点。2002年同时期发生的SARS病毒,3个月后才宣布全面停课,而此次疫情从爆出仅仅过了十天左右便宣布返校时间延后,以学校后续通知为准,反映时间越来越迅速。记得除夕时在抖音上看到号召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重视疫情的短视频,搞笑也很真实,青年一代确实更容易、更快速的接触发展新动向,相信冠状病毒前期感染多以老年人为主,与年轻人的提早重视和预防不无关系。新媒体手段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更通过微应用信息终端让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高校学生工作者拥有了三头六臂。

2

强化新媒体平台,深化疫情防控教育学工联盟。疫情关键时期,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了我们接受知识和发声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了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工作阵地。米兰平台发布《致天津科技大学学生的一封信》《致天津科技大学全体学生党员的一封信》《同心战“疫”,天科大学子郑重承诺》等在辅导员和学生们的朋友圈刷屏,传达学校有关工作部署和坚决抗击疫情的信心;制作疫情防控视频,开通“微课堂”、“慕课堂”,以录制课程视频、直播讲授课程、电子文献阅读等方式进行网络授课,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既防止疫情传播,又防止沉迷网络、精神懈怠等消极情绪的出现;21天读书打卡、健身打卡、晨读打卡等活动,号召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创作作品、积极发声,引导学生防止疫情影响下产生的“次生灾害”。线下的马路虽冷清萧瑟,但线上的聚会热闹非凡,学工新媒体联盟不断发挥着网络思政的思想引领效应,用理性助推学生乐观迎战,用真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创新线上联络网,打造见屏如面主战场。春节本是中国人聚会见面、联络情感的重要时期,聚会取消、饭店停业、火车停运,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见面成为了一种奢望。线下不见面,线上来相约。“云聚餐”让聚会吃饭成为可能,三五好友面对屏幕的干杯庆祝、互诉衷肠,让人羡慕;“云电影”让影院观影模式成为可能,根据网络上映时间,网友们纷纷“落座”,观看春节档大电影,时不时还能评论吐槽,不亦乐乎;“云会议”通过视频沟通交流,统一部署,达成一致后线上签字,高效快捷;“云心理支持”让心理专家在线上帮助师生缓解预防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即使不能面对面,但“键对键”、“屏对屏”同样可以让人们“心连心”,这不仅缓解了疫情的紧张感,更让爱不被疫情阻隔。

新时代我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发展迅速的线上虚拟世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可达方方面面。值此战疫期间,疫情阻隔着我们线下的沟通,但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存在,人们的交流并没有造成影响。“外卖不见面”等保障了人民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线上的娱乐、沟通、学习同样满足了精神需求,让我们不因独处,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真正做到疫情令行禁止,不出门就能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增强爱国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纵深发展,凝心聚力,科学施策,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汇聚强大合力,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