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方天空 同一种事业 —— 记我院外教沃尔夫冈·赫伯特· 贝耶先生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8-25浏览次数:2341

 


    “ Hello !”就在我一边望者他迈着坚定的脚步上楼,一边沉思德国人办事如何严谨时,他突然回转头,和蔼的对我笑了一笑,面对他饱藏了风霜的面庞,我只能慌忙间回以羞赧的一笑。如果这样的一颦一笑可以算作是相互介绍的话,那么一声“ Hello ”之后他——沃尔夫冈·赫伯特·贝耶就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外国朋友。

    在知道此次采访的对象是沃尔夫冈·赫伯特·贝耶时,我们满心欢喜,有种要与久别的老友重逢喜悦。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我们提前到达了约定地点,看着时针一点点挪向“一”,心里不觉有些紧张。一点整,却还没见到 贝耶 先生先生的身影,翻译拨打了 贝耶 先生的手机……挂掉电话,翻译笑了笑说:“路上耽搁了,这‘老头'还挺好玩,开始说是两分钟后到,想想又改说是三分钟,不都一样嘛……”听到翻译的这番话,我们微微的吃了一惊,为他的可爱更为他的严谨。

    在一连串的“ Sorry ……”声中,我们开始了今天的采访,也开始走近一位风趣睿智的老者,一位胸怀开阔的异国人,一位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

    沃尔夫冈·赫伯特· 贝耶 先生,法国 Nantes 外语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0 年任教于慕尼黑语言学校,从此便开始了教书育人之旅,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从事过德语、法语、英语、经济、社会学等教育工作,漫漫育人之路让他深深的懂得教育更加侧重的是育,教给学生的仅是探寻知识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品德素质才是重重之重,而语言的学习更加能熏染一个人的品质。一个开阔的视野,一个包容万千的胸怀是一个语言学习者所必备的。

    回眸往事,我们会惊诧地发现:人生轨迹常常在许许多多个不经意中改变。两年前, 贝耶 先生在浏览网站时,无意间看到米兰(中国)在招聘德语教师,对中国有着深深的向往的他投了一份简历,并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顺利被录取。 2008 年春季,带着好奇和欣喜 贝耶 先生开始了在中国的教书之旅,也开始了另一番全新的生活。

    “中国和德国很是不同,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热闹的露天酒吧,没有免费提供的咖啡,没有地道的德国菜……” 从贝耶 先生一连串的“没有”和脸上的失意可以看得出德国那个热闹的国度是让他多么的怀念。但忽然间,他又用生硬的汉语说到中国的女孩很“漂亮”。“漂亮”二字咬音很重,听到他的夸赞,我们笑着连连点头。

    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人常常被生活所青睐。 贝耶 先生欣赏着中国漂亮的女孩, . 嘴里咀嚼着中国好吃的饭菜,用婴儿般新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崛起的国度。他爱旅游,乐于欣赏青山的雄浑壮丽,品味绿水的的恬静淡雅,体验异国风土人情的深沉广博……在黄山 100 多万人组成的队伍浩大让他畏惧,漫目闪烁的相机让他不解……他告诉我们,德国的旅游者习惯于眼睛而非相机,他们用的是心而非手指。以语言为生、与语言为伴的他对汉语有着同样的热爱,方方正正,平平仄仄的汉语,他用心的学着,不断的用着。然而, 贝耶 先生叹道:“如果让我学任何其他一门语言,这么长时间,我可以学得比当地人都好,但是汉语‘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贝耶 先生连连摇头,无奈中流露出崇敬。我们为他的热情所感染,也为他的毅力所感动,安慰着为他打气加油。

    中国人“很友好”,“当我需要帮助时,帮助就会到来” 贝耶 先生幸福地说道,“在这里我有很多朋友,他们对我都很好”脸上满是信赖。

    惟有心胸豁达的人才能快速接受改变,适应改变,才能迅速地融入陌生的环境。 贝耶 先生在用心观察,用心感受——中国,这个陌生的名词。她绵长敦厚的文化气息熏染了他,她的团结齐力激励了他,她惊人的崛起速度折服了他。从此他不再是一个过客,他看电视、听新闻、读报纸……他为雪灾中受困人员而挂心,他因“ 3 · 14 ”事件而愤怒,他为奥运火炬的顺利传递而欣喜,他为汶川地震而痛心。“好可怜”、“很痛心”不时 从贝耶 先生口中蹦出,他很痛苦地捂着脸,使劲地揉头发,似乎在这场灾难中丧生的是他的亲人、他的朋友。 5 月 19 日 的哀悼仪式让 贝耶 先生感到了震撼,他默默的站在人群中,静默中他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精神,团结,互助,坚强似乎都太轻薄,知道了为什么风风雨雨中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他领会到大灾来临时,每个中国人都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政府做得很多,也很周到” 贝耶 先生出神地说,似乎在回忆紧张而有序地援救现场,又似乎在回想温总理用早已嘶哑的嗓音向废墟中的孩子们喊话,中国是不会被压倒的,中国会越来越好的, 贝耶 先生信心十足。

    提到中国学生, 贝耶 先生立即学着他们上课的样子:双手支着脸, 30 度角仰望,神情专注、姿态虔诚。“中国的学生很乖、很听话。”赞扬之外透着些许的无奈。其实 贝耶 先生不知,在中国,一个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首先就是听话。“在德国,乖乖的并不是件好事,如果德国的好孩子来到中国的话都会成为问题学生。”德国学生有很多的自由,他们可以不听老师家长的话,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懂得生活是靠自己来描绘的。“很多中国学生是在家长的指挥下学习和成长的,他们生活得很累。” 贝耶 先生碧蓝的眼眸暗淡下去。“我宁愿做德国的学生”他说得斩钉截铁。

    为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贝耶 先生知道空喊“学语言就是要多说,多练”是没用的,学生们都知这个理。中国有句古话“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贝耶 先生上课时总是结合自己的游历,加之丰富的面目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将课本知识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一堂课下来,他常常汗流浃背。聊到这里,我们想起了与 贝耶 先生预约时的情景,还没走到他上课的教室,哄堂的大笑已经让门外的我们有些手足无措,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慨这“老头”儿还挺有招儿……惟有站在一定高度的人,看问题的眼光才不会受国度、种族的限制。他会在课堂上揶揄德国人不是传闻中的那么严谨,他们排队时,有时也会争吵、争抢,全然不顾学生们善意的嘲笑;他会在课堂上赞扬德国人办事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全然不顾学生们吃醋的眼光。为练习学生的口语,他主动和学生们聊天,从现在的学习到将来的工作,从中国的文化到德国的风俗,他以年近花甲的睿智开阔着学生的眼界。他关心学生的将来,对于出国,他建议道:“最好一个人出去闯,当你一个人时,你会被逼着去融入陌生的环境,空闲时到酒吧转转,放假时打打工,而不是一帮中国人在一起吃中国饭、一起回忆、一起感慨”,“当你到德国时,会发现一切和你想象中的都不一样,一切都会变得很难。” 贝耶 先生深沉的说,似乎为学生的将来而担忧。

    结束了此次采访时已是下午要上课的时间了,头顶的骄阳铺洒着她的温暖,备受宠爱的花儿、草儿在和风中嫩嫩的晒着,身边两两三三的学生嬉笑着朝教室走去。告别了我们的这位德国朋友,我们一路欢笑着,他——沃尔夫冈·赫伯特·贝耶——一个来自德国的“老头”,就像身边招展的花儿、摇曳的草儿,在这个还不算熟悉的过渡晒着阳光,打量着身边的一切,品味着另一番风情;他——沃尔夫冈·赫伯特·贝耶——一个从教几十载的教师,虽然来自德国,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正如头顶的骄阳一般铺洒着他燃不尽的光芒,温暖着他身边一个又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学生。 (采写: 许梦菡 汪丛 )